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文青必去! 2018台北雙年展

2019.Feb.1

(本文由台北市立美術館授權提供)

第11屆台北雙年展於2018年11月17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正式向公眾開放,直至2019年3月10日展出來自世界各地19個國家及地區共 42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的精彩作品。雙年展並於11月17日及18日舉辦第一階段論壇活動,邀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演講者,深入探究包含「公民權自然化」及「民主化邊界」等議題。

                                         張碩尹《溪山清遠》

本屆雙年展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主題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本屆雙年展探究人與自然之間,交互且緊密相聯的生態系統結構,將雙年展作為社會實驗的平臺,藉以建立持久、社群取向,由下而上的協同作用,打開跨學科的討論與全新可能。為實現此策展核心觀點,兩位策展人邀集了多元的參展名單,包含視覺藝術家以及非營利組織(NGO)、社會運動人士(activist)、影像工作者、建築師等,以此打造跨界對話的論述場域。對於本屆雙年展參展名單,策展人吳瑪悧特別表示,兩位策展人採取「創意實踐者」特質定義每位參展者與團隊,從而挑選出最終的參展計畫。而參展者亦非僅限於展覽現場靜態展出的計畫創作者,兩位策展人認為連同雙年展論壇的講者和與談人、參與響應展覽中「生態實驗室」的公民團體,都是參與展覽的創作角色、議題的實踐者。

2018台北雙年展透過豐富的參展名單,帶來一系列精彩作品與計畫。在「後自然」的命題與「生態系統」的觀點下,作品觸及議題包含人類與環境生態的關係如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的衝擊、自然環境議題如土地及空氣汙染、氣候及環境變遷議題如地景及氣候改變等。不同議題在展場中並陳、展開對話,藉以讓美術館的展覽空間在議題討論的面向發揮積極功能,具體回應「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策展命題。

                                       趙仁輝《當世界碰撞》

馬納克達對此也表示:「今年台北雙年展架構與方法論的核心要點為鼓勵來自不同領域參與者的相互交流,以及對於對話語彙的探索。重新協商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兩者相互依存並交互影響的關係成為本次國際論壇的主幹。我們希望觀眾可以通過此次雙年展得到啟發,在未來尋找一個更可持續發展的嶄新看法與解決方案。」

其中展出的精彩作品包括由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1975年出生於泰國)創作的《人類世》(2018年),作品由二十塊土丘層層疊疊組成,材料則取自臺灣各處受污染的土壤。阿努瓦特菲蒙藉著作品探討土地倫理與人類道德的課題,指出存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化學殘留累積在層層土壤裡,可能會繼續留存至千萬年,企盼人類可以以智慧回應,解決當前的問題、為長遠永續的未來努力。

                                    尼古拉斯.曼甘《白蟻經濟學》

區秀詒(1978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的三頻道錄像及聲音裝置《椰林、檳城艷與情報員的生死戀情:一次放送計畫》(2018年)以臺灣殖民地作背景,消失的情報員和檳城艷的「生死戀情」為敘事核心,模仿1935年臺灣博覽會南方館以仿真橡膠林展示當時馬來西亞的面貌。而二十世紀初期,日本帝國以實驗室名義,將臺灣建造成南方之最北端的樂園,作為征戰南洋的預備地。作品讓觀者在一個精簡視覺與聽覺語彙的空間裡,重新想像日本——臺灣——馬來西亞間,以行進的自然為名,所交織出的複調關係。

范欽慧(1965年出生於臺灣)自七歲起用聲音記錄臺灣生態環境、致力發展土地之聽音美學﹐並於2013年推動「寂靜山徑」計畫,喚起更多人關注自然聲景保護的價值。於台北雙年展期間,范規劃了圓山徒步導聆,讓參與者循著前輩藝術家郭雪湖1928年的畫作《圓山附近》中的寫生路徑,穿梭於不同的聲景中,經由身體的移動與感知交流,打開耳朵與心,喚醒在喧囂環伺下被麻痺的感官,進而理解在此空間的細緻變遷。

林從欣(1979年出生於美國)的《字花》(2018年)關注植物如何與人類生活相互糾纏,《字花》種植罌粟科植物、甘蔗以及加勒比海地區有毒植物在由紅土和鳥糞組成的土床,裝置作品的中心是壓印在土中的人形,代表「字花」中的人物輪廓。展覽期間作品會被每天予以照顧和澆水,讓植物生長。作品追溯鴉片罌粟成癮如何被武器化,以及如何被歐洲人用來作為生物政治手段以操縱貿易優勢,藉以指涉深藏於社會結構中的奴役與移民、人口販運等議題。

                                     原轉小教室《凱道運動場》

薇薇安.蘇特(1949年出生於阿根廷)長期居住於瓜地馬拉西南部的高地。藝術家平時進行創作的空間並不侷限於室內或戶外,常是在作品完成後再藉風雨、昆蟲、泥土、植物等自然元素的力量輔助完成。蘇特對大自然的描繪,並非採繪畫式風景或闡述性的畫像,而是以豐沛的直觀情緒表現身邊環境給她的感受,因此深受四季更迭與各類劇變的影響。蘇特在台北雙年展展出的全新繪畫系列,是她造訪臺灣在拉拉山的茶園,以數天時間進行的創作,讓自己從瓜地馬拉的工作室環境抽離,把對臺灣風土人文的第一印象引入到作品裡。

菌絲網絡社會(MNS)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畫。菌絲體是真菌細胞線狀網絡的總稱,負責分享和處理訊息,菌絲網絡社會為台北雙年展製作了一個大型菌絲網絡模型,展示其傳遞訊息的能力和與其他植物共生的行為。該裝置以真菌產生的棒麴黴素(Patulin)分子結構為原型,由十七個長有靈芝菌絲體的透明壓克力原子和特製的感應器、發射器、接收器所組成。這些電子設備偵測到活體菌絲原子內的物質變化後,透過無線電頻率傳輸訊息;訊息被空間化並轉化為可在裝置中體驗的聲音。

                                            蕭聖健《歸》

設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入口大廳的是亨利克.赫肯森(1968年出生於瑞典)持續發展的作品《顛倒的樹(映射)》。一株在地樹木被倒掛、於地板上方停懸,被物化的樹成為一件雕塑;藝術家在此挪用了杜象將非藝術轉移到藝術空間的概念。樹枝在樹冠上方和下方的鏡子中無盡反射,這株單一的樹喻指所有樹種,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與對它的剝削。策展人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與藝術家赫肯森表示,《顛倒的樹(映射)》一方面實驗性地用一種轉化方式表現自然,另一方面也強化了體現任一樹木所處的環境。這種環境卻處在一種脆弱的狀態,在雙鏡子創造的無限空間中,諸如生與死、具體與抽象、組織與混亂等對立狀態,反而呈現一種相互連貫而非永不相容的特質。

創設於2006年致力保護臺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除靜態呈現協會歷年的鋪面調查、手作步道計畫影音文件、傳統工法簡介,也規劃實地走讀活動與座談,期望以步道作為途徑,召喚藏於人們心中與步道共通的精神性,以及與自然的關係。實地走讀活動於12月舉行,包括走讀劍潭山步道及圓山水神社的「從郭雪湖《圓山附近》(1928)到「圓山有樂園」(1987)」、走讀景美山仙跡岩海巡署支線手的「搶救都市生態孤島」以及「從淡蘭百年山徑走進臺北城」三場走讀活動。

                                    圖爾.格林富特《原杉藻屬》

北美館館長林平進一步闡述回應:「本屆台北雙年展從過去身分認同、政治與全球化金融危機、資訊與科技高度發達等議題,轉而關注與人類切身相關的環境與生存議題。美術館作為台北雙年展的基地,將是展覽的中樞神經系統,透過實驗性操作,成為跨越專業領域多元討論的平臺;在新紀元中我們得以向外擴展,也持續引發及反饋更多的生態反思與迴響。」

2018台北雙年展以開放討論的角度重新觀照自然與生態議題,與美術館場域展開對話,共同尋索過程導向策展機制的可能。透過當代藝術進行思辨與實驗,各組參展者與團隊藉由多元形式的實踐與創作,探尋人類自身在當代可能的存在方式。

關鍵字: 展覽

推薦文章

看場青年的藝術!草草戲劇節3月開跑!

(本文由阮劇團授權提供、照片為歷屆活動紀錄)初春三...

夜之美術館開張!月津港燈節邀您隨光呼吸

(本文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備受期待、期間限定的...

好評延長!共賞「安妮與阿嬤相遇」特展

(本文由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