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牧者以工藝發聲 讓在地青年尋根向上
拓印入三星土地故事 青花瓷繪出斑斕人生
「如果不是因為信仰,我想也不會走這條路、走這麼遠。」眺望著窗外安農溪畔翠綠的落羽松,李哲榮撫著《小時家民宿》的清水模牆面輕聲地說道,從尖端前衛的廣告數位特效產業,到近十年落居三星鄉間的數位媒體教師及陶藝師,他從沒後悔過這個決定,並想為這塊土地做得更多。
初見人稱「李老師」的李哲榮,綁頭青巾下的臉龐散發靜謐恬淡的文人氣息,若不是聽聞他娓娓道來大翻轉的人生故事,很難想像他曾經任職數位媒體產業。
在李哲榮的設計路上,經歷國外深造、回台後與朋友開立十年的工作室,也任職於大學設計科系教導數位媒體,所學所長都是前衛尖端的廣告數位特效,高壓、快節奏且工時長的工作,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而言具備一種共同革命打拼的成就感,但隨著自己與夥伴們陸續成家,彼此都認為需要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為了給下一代更好的教養環境,李哲榮舉家搬遷回到純樸自然的宜蘭三星。
回鄉 用陶藝為孩子開啟人生新路
初回宜蘭,在當地五專院校設計科系再執教鞭,但從中觀察出宜蘭的孩子們似乎少了點對未來的目標與憧憬,興許是大環境影響,當地的青少年多是單親家庭或是隔代教養,他們的生活圈單純且多沉迷於線上遊戲或是改機車,李哲榮說道:「尤其是設計科系的孩子,他們很迷惘畢業後可以做甚麼,因為學設計對於他們來說,對留在當地的未來生活沒有實質幫助,我很想為這群孩子們做點什麼。」
只要心中立下祈願,生命自己就會找到解套的方式,但往往不會是原本心之所往的樣子,大半輩子都是用電腦創造藝術,李哲榮從沒想過「陶藝」會是人生的另一個出口。「我以前是很抗拒陶藝的,但經過回三星這段時間的田野探索,不僅認識了生活周圍的自然風景、田間動物、植物,也發現陶藝是最容易親近且接近這塊土地的藝術,於是向兩位陶藝專家朋友拜師學藝後,以三星的四季與風土為創作核心開啟了《三星四季》青花瓷工坊。」
以在地工藝開啟地方創生,為了接下來的培育與紮根,《三星四季》在2017年啟動「宜蘭青年工藝師衛星計畫」,透過獨特的實習養成與合作流程培養地方青年工藝師,希望帶動年輕人就業以及地方工藝產業。「現在架上陳列的商品除了《三星四季》的產品外,還有青年工藝師們的創作,現在不僅有些人有了自己的品牌,甚至還接到國外訂單。」拿起最顯眼陳列處的陶藝產品,閃在李哲榮眼裡的是幼苗育成的成就感與驕傲。
靈感 來自於三星風土的生活日常
擷取自三星風土的創作,品牌定義來自一場行車途中發生的意外,為紀念帶著三個小寶貝的白腹秧雞,李哲榮將牠們的身影做為《三星四季》的品牌LOGO,宜蘭可見的龜山島、蘆葦花、飛燕也都是李哲榮筆下的創意來源,而食器的設計,也是一種生活日常的體現:「曾經有一位阿嬤跟我說,因為小孩都到外縣市工作,剩下她跟阿公兩個人簡單吃飯,是不是可以設計單人用的湯碗公,雖然這個設計請託有點心酸,但很開心可以幫到阿公阿嬤。」
落坐陶藝工坊旁的工作室,李哲榮的專屬位置踞於屋中一角,與其他青年工藝師們共享同一個創作空間。拿起手中淨白的杯皿粗胚,李哲榮用海綿蘸了已調好濃淡的鈷藍,「我特地選這種成色較深的日本氧化鈷作為產品的用色,再拓印在3D列印技術切割出的紙模上,最後再描邊細修,這種顏色與材質跟陶的融合度極佳,能表現出質樸溫潤的溫暖手感。」
結合在地文化青花圖騰並遵循青花瓷製作傳統,輔搭最佳手感的工藝製作,《三星四季》於2017和2018年連續榮獲「文創精品獎」和「金點設計獎GOLDEN PIN DESIGN AWARD」,這對李哲榮來說不僅是種榮耀,更是台灣文創設計界顛覆性的革命,「過往大家追求的是標準化的商品製作,透過這個獎項不僅肯定《三星四季》產品的工藝性,也提升了整體能見度與說服力。」
領頭 鋪造一條新興與未來的道路
除了創作與展售商品,三星四季也推出「青花瓷拓繪手作活動」,旅客只需要花費1.5~2小時的創作時間及基本的成本費,就可以擁有獨一無二的手創作品,「透過這樣的參與式課程,不僅帶動來客對地方工藝的興趣與了解,進而願意購買並擴增到其他面向的觀光消費,我想對三星的地方振興也是可以有些許的貢獻吧!」從城市人褪變成地方工藝師,謙遜的話語帶出李哲榮的遠大夢想。
伴著雀榕樹興築的百年石頭老宅,歷經五年改建計畫成就現在《三星四季》工作坊的樣貌,看得到年歲的鐵窗花、門牌與舊式建築,保留了三星過往的歷史紀錄,李哲榮繼續又增建了《雀榕咖啡》與獨棟三層樓、表現工藝家生活的《小時家民宿》,不僅擴增來訪客人的旅宿體驗,更是讓在地青年除了工藝師的選擇外,有其他產業的實習培訓機會。
「希望透過這三種業態的結合,不僅帶給旅人三星在地的生活體驗,也能夠讓這些孩子們透過第一線的實作接觸,對未來的人生之路更有幫助。」仰望懸於牆上的十字架,這是支持他持續燃燒生命為土地發聲的力量,即便道路有點波折崎嶇,李哲榮依舊堅定前行為地方的下一代努力付出。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大衛的詩》